檳城古早味:傳統娘惹糕點

峇峇娘惹,指的是早期中國移民以及馬來西亞本地人民通婚的後代。男性通常稱為峇峇(巴巴)而女性則稱為娘惹(娘惹),大多聚落在檳城,新加坡以及馬六甲一代。

而其產下的娘惹糕點則是充分表達峇峇娘惹特色的主要賣點之一。娘惹糕點主要以椰漿,班蘭以及糯米為主,並巧妙運用這幾種材料變幻出各種不同特色的糕點種類在檳城,您依然還可以看到數個售賣娘惹糕的檔口。以下則是小編索羅的傳統特色娘惹糕點:

1. 班蘭藍花糕 – Pulut Tai Tai (Kaya Kuih)

圖取自Mama Kuih

使用蝶豆花染色的糯米加上椰漿蒸煮而成,通常會配上咖椰醬一起食用。

2. 香蘭達蘭糕 – Kuih Talam

圖取自Mama Kuih

上層白色的是以椰漿,鹽及粘米粉製成,帶椰奶鹹香;下層綠色則是綠豆粉及斑蘭葉帶甜,口感偏Q彈。

3. 九層糕 – Kuih Lapis

圖取自seasaltwithfood

以木薯粉,粘米粉,水和紅糖攪勻並一層層地蒸熟,之後再堆疊而成九層糕,口感香甜軟嫩。

4. 白糖糕 – Bak Tong Gou

圖取自Mama Kuih

白糖糕以白糖以及粘米粉製作而成,吃起來清甜,鬆軟不粘牙。外觀多數以素白為主,有一些則會添加青紅黃線條,使其美觀。

5. 香蘭椰絲卷  – Kuih Dadar/Ketayap

圖取自网络

使用班蘭葉作成的面皮,再包上以椰糖拌炒而成的椰絲,形成一條條類似椰絲春捲,椰香味十足。

6. 椰絲杯子糕 – Kuih Kosui

圖取自HomeTaste面子書

以木薯粉,麵粉,椰糖並使用小杯子蒸煮而成的杯子糕,上頭則配上香濃椰絲。

7. 紅豆糕 – Red Bean Kuih

圖取自ilovemsfood.blogspot

以新鮮紅豆為主餡料的紅豆糕,用料豐富且軟綿細緻。

8. 木薯糕 – Kuih Bengka (Ubi)

圖取自gibson

木薯糕主要以使用木薯粉蒸煮而成,再加上椰糖,吃時軟中帶韌並帶有弄弄椰香味,口感非常好。

9. 紫色烤米糕 – Kuih Bengka (Purple)

圖取自gibson

烤米糕的另外一種,通常以木木薯以及紫色最為常見,口感偏軟嫩布丁感。

10. 椰絲糯米糕 – Pulut Inti

圖取自hoolee.tw

同樣以蝶豆花染色的糯米加上椰漿蒸煮而成,配上使用椰糖炒過的椰絲團,並用香蕉葉包裹起來。

11. 香辣蝦糯米卷 – Rempah Udang

圖取自hoolee.tw

外層糯米,裡頭則是以辣椒拌炒的蝦米椰絲為內陷,吃起來帶有辣鮮香。

12. 梘仔糕 – Kiya kuih

圖取自Mama Kuih

通常粘黑糖醬享用,口感爽口。冷藏後吃,更加美味。

13. 紅龜糕 – Ang Ku Kuih

圖取自uniqfullmoon

內陷是綠豆糕,外皮像麻糬,味道香甜軟Q。

14. 椰絲小松糕 – Putu Ayu

圖取自rojaklah

班蘭麵糊再加上椰絲的小松糕,整體口感似蛋糕,鬆軟香甜。

15. 雙色糯米糕 – Kuih Seri Muka

圖取自rojakmedia

跟香蘭達蘭糕有點相似,但雙色糯米糕的上層是青色奶黃,下層則是椰奶蒸煮而成的糯米。

16. 椰絲球 – Ondeh-ondeh