欲知檳島道地美食和本土風情,請到巴剎走一趟!

巴剎(或稱菜市場),是一個與我們日常生活息息相關的地方,人們往巴剎裡擠尋找需要的日常用品、食材及享用一頓豐富的早餐。在檳城當然不缺巴剎,但若說到午市巴剎,七條路(Lebuh Cecil)巴剎定是榜上有名。

照片取自Bestof2Worlds

七條路巴剎在早上7時30分左右便有檔口開始營業,但主要是濕巴剎那一區,約莫12時,熟食和日用品檔口便陸續營業,這時間才是七條路巴剎人聲鼎沸的時候。巴剎內的小販中心有許多道地美食,且幾乎都已營業10年以上,是名副其實的老招牌了。

今天就跟著小編一起像本地人一樣穿梭在巴剎,一邊吃午餐,一邊聽著此起彼落的交談聲,感受他們的日常生活習慣。

1. 青色碗的咖哩面

照片取自Cony in Blogging

這檔的咖哩面是小編的最愛之一,加了椰奶的奶白色湯頭聞起來非常濃郁、搭配豬血、豆腐卜、魷魚、鮮蛤等材料,再加上一湯匙的辣椒,光是看著已讓人垂涎三尺。開動時,總因為帶辣的湯頭而額頭冒汗、嘴巴微腫,但小編還是一口接一口地吃,甘之如飴啊!這個咖喱面檔口營業至今已有40年,位置就在鴨肉粿條湯後面,從母親傳承手藝給兒子,繼續滿足食客的味蕾。如果你想讓咖喱面增加更多口感,可以選擇加料,有雞肝、魚丸、雞肉等。

休息日:週三

2. 爪哇面

照片取自尼可簡 痞可邦

如果你本身不愛吃辣,那麼這款酸酸甜甜的爪哇面一定適合你的口味。這檔爪哇面也是兒子從母親手中接過來繼續經營,至今有20餘年了。他們自家改良的爪哇面與傳統的不同,精華就在湯汁中。一般上爪哇面的汁像湯一樣較多水,而他們家的汁比較濃稠,米粉和黃面充分吸收湯汁,口感甚好!材料方面則有豆腐切片、蝦、油蔥和醬料。顧客點餐後,他們一人在右邊燙麵,撈起後移至左邊淋上湯汁及加上配料便可上桌,全程不到五分鐘呢!

檔口地點:93號
休息日:週三

3. 姐妹七條路碩莪炒

照片取自食在好玩

來到七條路巴剎必吃碩莪炒,因為目前全檳城只剩這一檔碩莪炒了,所以趁這老味道逝去前趕緊品嚐這道地美食,以作紀念。這個檔口原本是由一對姐妹經營,現在交給給他們的孫子傳承古老手藝。一般的碩莪(Sago)是圓圓、一粒粒的,但這是一團的碩莪黏成一塊,咬下去的口感軟Q,而且不會粘牙,配上辣中帶甜的醬汁,別有一番風味。不少人覺得這食物搭配有些奇怪,但它絶對是值得嘗試的道地美食!

4. 850炒粿條

照片取自Penang Foodie

來到檳城不吃炒粿條怎麼行?炒粿條最重要的是火候,火候控制好,再加上師傅的神來之手上下炒,搭配檔主的特製醬料、蝦、蛋(可選雞蛋或鴨蛋)、臘腸等配料,一看就知道它色香俱全,一吃就知道味道好極了!從母親開檔到現任檔主接手已近40年,經過歲月洗禮的好味道,你怎能錯過?

5. 南來鴨肉粿條湯

照片取自Penang Foodie

看了那麼多重口味的食物,是時候來點清淡的湯麵潤潤胃。南來鴨肉粿條湯在七條路巴剎的名聲可是叮噹響,它在七條路巴剎經營近30年,如今子承父業,每到午餐時間便可看見員工們手腳俐落地燙麵、舀湯、放上配料,把一碗碗的粿條湯送到顧客眼前,間中還會有不少顧客等候打包帶走呢!雖然午餐時段人潮很多,但他們已練就一身功夫,儘量在短時間內把食物端上,不會讓你等太久的。

檔口地點:82號
休息日:週三

6. 娘惹糕

照片取自Hungry Onion

明明吃了午餐卻感覺意猶未盡?或許你的肚子正呼喚著想吃些糕點。七條路巴剎內有兩檔賣娘惹糕,桌上五顏六色的糕點整齊排列,看了真是心花怒放,好想要每個糕點都來一個!除了娘惹糕,還有碗仔糕、炸薄餅、咖哩卜、菜粿、蝦煎、芋頭粿等,更重要的是價錢公道,絶不坑人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