重返張弼士故居 : 檳城藍屋
在檳城一條韻味十足的老街上:蓮花河街(LeithStreet),坐落著一棟別緻的藍色宅邸– 它就是世人皆知的南洋首富張弼士的故居,大多人稱它為“藍屋”或“藍厝”。這裡曾是他最愛的七姨太的住所,也是他所有故居中唯一保留得最完整的。無論是走過或路過都很難不被這座老宅給吸引:靛藍色的園林式古宅院、精美而細膩簷翹及房梁雕刻,可謂是雕樑畫棟,美的讓人驚艷!
這一抹絢麗的藍,不是用普通聚酯漆上色那麼簡單,刷牆顏料可是檳城盛產藍花(Indgofera Arrecta)所製成的;經加工後的花汁變成漿汁,再將其曬製而成的顏料施塗牆身,便成了今日所謂的不褪色藍屋。現在讓我們一起踏上時光隧道回顧藍屋的歷史及構造,重啟那塵封已久的世代回憶。
關於張弼士
照片取自搜狐
張弼士的一生就像一個傳奇一般;1840年生於廣東大大埔縣,因貧困的家境他在十來歲已經隻身漂洋過海下南洋謀生。憑藉著精明過人的經商頭腦及吃苦耐勞的毅力,他從雅加達米店內的小小雜工一路打拼成為南洋首屈一指的富商;更是第一位在海外開辦華人銀行及投資興修國內鐵路的人。自1894年起,他涉及的投資項目多不勝數;除了銀行鐵路之外,更包括農牧、礦產、保險等領域,當然也少不了大名鼎鼎的張裕釀酒公司- 不僅是中國首個工業化生產葡萄酒的廠家,它也為張弼士覓來“葡萄酒之父”的美名。
張弼士在1897年任清政府駐新加坡總領事,兼轄檳城、馬六甲及附近英國殖民地事務。他長期要在新加坡檳城兩邊來回奔波,而且也正逢迎娶第七位太太陳錦寶,所以便決定要在檳城建一座豪仔讓愛妻居住。就是在這一年,藍屋開始施工的。花了整整7年時間才竣工,這裡佔地5萬3千平方英尺,擁有38間房、7個樓梯、 5個天井及220扇窗,工程可謂非常浩大。即使再忙,張弼士也會抽出時間在藍屋陪伴七太和他們倆的兒子。據悉張弼士遺囑中唯一提到的妻子就只有七太,可見七太和藍屋在他心目中的地位不容小覷。
蓝屋原味保留至今
照片取自https://www.cheongfatttzemansion.com/
據傳說當年日本人在佔領檳城期間以為藍屋是間廟宇,鑑於他們非常信佛,藍屋才得以在戰火中倖存下來。但當時的藍屋已失去昔日光輝,整個宅子和庭院都變得非常老舊。但所幸的是,檳城一群古蹟保護者在1989年決定買下藍屋並落力整修,耗費了6年時間將它修葺一新,賦予了這棟老宅新生,再現歷史風貌。張弼士藍屋是世界文化遺產之一,更於2000年榮獲聯合國教科文組織亞太區文化遺產保護獎卓越獎項。別以為藍屋只是外觀壯觀豪華,其實內有乾坤:復古式旋轉樓梯、精雕細琢的樑柱雕花丶中式吊扇、哥特式盧浮窗等等,就連階磚的圖案拼法也非常考究,這裡的每一角都值得你去細細品味。
照片取自Cheong Fatt Tze – The Blue Mansion臉書
如今的藍屋不僅對外開放參觀,也有提供住宿餐館等服務。開放時間分為三個階段,分別是:11:00am、02:00pm及03:30pm,全程有導遊帶領解說,讓你更好的了解藍屋的精髓及原汁原味的歷史故事。至於住宿方面,這裡僅有18間房,設計風格猶如傳統客棧:房內盡是紅木家具及歷史陳列物的擺設,給人一種古色古香的感受,也難怪時常面臨“滿客”,不提早訂房就住不到的情況呢!到訪檳城記得親臨張弼士故居,感受來自藍屋下的娘惹風情,重返歷史場景。
檳城藍屋
住宿預訂:https://www.cheongfatttzemansion.com/
導遊服務
開放時間:11.00am, 2.00pm & 3.30pm(每日開放)
門票:RM17(大人);RM8(少於12歲的兒童)
講解時間:45分鐘
提前預購:https://www.cheongfatttzemansion.com/discover/daily-tours/
地址: Ground Floor, 14, Leith St, George Town, 10200 George Town, Pulau Pinang.